高倍变焦画质提升、焦段衔接更流畅, Galaxy S21 Ultra 动手玩

三星今年上半年的重头戏即是 Galaxy S21 系列,除了以轮廓切割设计减少机背相机突出的突兀感,其中作为技术力展示的 Galaxy S21 Ultra 相较另外两款机型在技术规格与前一代有较显着的变化,此次取得欧洲版本进行简单的动手玩,虽然处理器平台并非台湾市售的 Snapdragon 888 而是 Exynos 2100 ,不过机能体验理应大同小异。

▲全新的轮廓切割设计

▲自边框延续包覆到相机模组外

与 Galaxy S20 Ultra 比较,最显着的差异是机背相机模组的机构设计,不同於 Galaxy S20 世代突兀的突起以及相机规格相关的叙述, Galaxy S21 的镜头模组虽然占用的空间并未减少,然而透过自边框延伸的轮廓切割设计,以及将机背的文字尽数消除,视觉呈现更融合的质感,同时以金属材质包覆镜头模组取代前一代在模组外覆盖强化玻璃,能够具备更好的防护力。

▲镜头模组不再有相机相关的叙述

▲消光玻璃呈现与去年亮面不同的质感

此外, Galaxy S21 Ultra 虽延续 Galaxy S20 Ultra 前後玻璃设计,不过机背的处理方式改为雾面磨砂,除了视觉呈现更为高级的效果、与金属质感的轮廓切割相机外框有更显着的冲突设计外,也进一步减少手指油污留下的痕迹,同时也率先使用康宁新一代的 Gorilla Glass Vitus 强化玻璃材质,理论上的防护力也有所提升。

▲双曲面 6.8 寸 Dynamic OLED 2X 萤幕

萤幕则采用 6.8 寸 Dynamic OLED 2X Infinity O 120Hz WQHD+ 萤幕,具备 HDR10+ 与 1,500nits 最大亮度,还具备 10Hz-120Hz 的可变更新率,能因应画面呈现方式动态调节更新率,并可在设定中选择一般使用的输出解析度,若无特殊需求亦可透过将解析度降低到 FullHD 省电。

▲与 Galaxy Note 20 的设计风格不同

▲相机模组的厚度差不多,但以不同的设计感相较原本较不突兀

此外, Galaxy S21 Ultra 也支援原本仅於 Note 系列与平板提供的 S Pen 技术,不过不同於当前 Note 系列采机身收纳与支援蓝牙远端控制, Galaxy S21 的 S Pen 则是选配品,不过由於采用与 Note 相同的 Wacom 感压技术,故消费者亦可选用相容 Wacom 技术的其它第三方触控笔操作。

▲欧版测试机为 Sim +  eSIM ,台湾正式版本为双 SIM 卡槽

笔者简单试了一下搭配 Galaxy Note 20 Ultra 的 S Pen ,是可以正常进行感压书写与趋近跳出 S Pen 快捷的,不过若有进一步的 Spen 远端控制需求,目前就只能选择 Galaxy Note 系列,或是等待後续具备蓝牙的 S Pen Pro ,毕竟三星官方定调 S Pen 之於 Galaxy S20 Ultra 是附加价值而非必备配件,故在机能与使用理念暂时还是设法与 Note 系列有所区别。

▲三星 OneUI 介面

▲往左滑动後为 Google 探索而非三星 Bixby

▲快捷列功能

▲采超音波指纹辨识技术

▲  WQHD+ 续航力

▲ FullHD+ 续航力

▲基本测试数据

核心平台部分,由於此次评测的版本为官方欧洲版的展示用机,故部分规格与台湾市售版本不尽相同,除了搭载三星的 Exynos 2100 平台而非 Snapdragon 888 以外,虽为双待机种,不过为单卡槽搭配 eSIM 机种而非双卡机种,不过此次 Galaxy S21 系列全面取消 microSD 扩充,消费者可能要评估自己的使用习惯选择合宜的容量,话虽如此,台湾版本最低 256GB 容量对一般使用者应该是相当充裕了。

▲可切换预设输出解析度

▲动态流畅度可依照内容自动调整更新率

性能部分考量到并非台湾市售版本且为展示用机就仅有简单测试,针对续航力部分分别以 FullHD+ 与 WQHD+ 以 3DMark 进行测试,机身配有 5,000mAh 电池,在相同亮度设定下皆接近 9 小时,两项解析度约有 10 分种左右落差,不过不确定当前的软体系统是否已经达到最佳化,或是在上市前还可能透过韧体持续调整能源管理。

对消费者初步体验会比较有感的应该是此次全新的相机模组设计,采用 4 颗具备拍摄能力的镜头组合,包括升级版的 108MP 主相机,搭配 12MP 超广角,辅以两组 10 MP 、分别为 3 倍中焦段与 10 倍潜望长焦段镜头,如果单看数据 10 倍长焦段的规格相较 Galaxy S20 Ultra 的 5X 48MP 长焦镜头是降阶的,不过以实际体验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从先前体验 Galaxy S20 Ultra 的经验,镜头配置自广角端一口气到 10 倍焦段所面临的问题莫过於中间焦段的影像品质,虽然 108MP 元件可藉由基於裁切与数位演算的数位变焦覆盖中间的焦段,但显然超过一定倍率後的影像品质会明显下降; Galaxy S21 则藉由添加一组中焦段相机弥补 3 倍到 10 倍之间的影像品质,如果以当前数位补正的情况,至少确保到 6 倍附近的画质应该都是可接受的。

▲标准镜头

▲标准镜头

▲标准镜头

▲标准镜头

▲标准镜头近拍

▲标准镜头

▲标准镜头

▲标准镜头

▲标准焦段

实际拍摄体验, Galaxy S21 Ultra 拜大尺寸主相机元件与大光圈, 108MP 的主相机相当容易拍摄出浅景深效果,虽然感觉上相机的对焦速度比起 Galaxy S20 Ultra 有所改善,不过在中短焦距离或是从泛焦快速转换到短焦仍会偶发对焦游移的情况,但相较 Galaxy S20 Ultra 已经改善不少。

▲广角

▲标准镜头

▲超广角

▲标准焦段

▲超广角

▲标准焦段

▲超广角

而长焦段的影像品质应该是此次更为有感的提升,在透过中焦段与长焦段两颗镜头构成更绵密的组合,笔者认为当前的 Galaxy S21 Ultra 的镜头更贴近以 4 颗负责不同焦段的变焦镜头构成的概念,以超广角到广角、广角到中焦、中焦到长焦以及长焦到超长焦的方式,使焦段到焦段的衔接更合理。

▲ 3 倍镜头

▲ 10 倍焦段

以实际拍摄的照片, 3 倍焦段在日夜皆有相当的实用性,而 10 倍焦段至少此次以 30 倍无损混合变焦已经达到可用的等级,而 100X SpaceRoom 至少不再像模糊不清仅存轮廓,表现反比 Galaxy S20 Ultra 的 5X  48MP 反射镜头效果更佳,不过毕竟超长焦的拍摄稳定较难控制,实际操作也需要多拍个几张才能拍出理想画面。

▲标准焦段

▲超广角

▲ 10X

▲ 30X

▲ 100X

▲ 100X

然而受限镜头焦段特性与光圈,夜间拍摄仍以 108MP 的表现最佳,而 10 倍长焦受限焦段特性与光圈偏小,夜间手持拍摄不易成功,纵使搭配夜间模式也会因为手持产生的晃动无法使影像,这也是以光学特性可预期的情况。

▲标准镜头,非夜间模式

▲超广角夜间模式

▲标准夜间模式

▲ 3 倍夜间模式

▲ 10 倍夜间模式

▲最佳导演模式拍摄後的预览

▲最佳导演模式产生的照片集与短片

如果以笔者个人的使用习惯, Galaxy S21 Ultra 的相机配置是有些超过笔者需求了,毕竟笔者仍有使用随身相机的习惯,预期手机的拍摄表现仅需要有良好的主镜头与超广角镜头,至於长焦部分笔者的使用度并不高,但对於希望能够以以手机取代相机拍摄可在社群分享的漂亮照片, Galaxy S21 Ultra 确实透过物理与演算技术积极解决从广角到长焦段的影像品质问题。

▲盒装配件简化也使售价降低

整体而言, Galaxy S21 Ultra 是一款对於追求比普遍旗舰手机更高规摄影体验的机种,辅以全新设计的外观语言,比前一世代的 Galaxy S20 Ultra 由内而外进行升级,并可依照需求选购 S Pen 提供类似 Galaxy Note 的机能。并藉由省却盒装的耳机、充电器降低整体售价,也难怪当前台湾三星指出预购状况高於原本预估。


标签: 开箱评测 三星 5G Exynos 2100 Galaxy S21 Ultra 标准镜头 超广角 体验 Gala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