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C One max 大视界 诠释完美行动影音



HTC One系列在2013年整体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里程碑,一体成型的金属机身,另人刮目相看的BoomSound喇叭,颠覆传统印象的UltraPixel相机,还有那整合所有资讯的BlinkFeed,不只在台湾引起共鸣,全球的科技界都有非常好的评价跟得奖成绩,包括欧洲影音协会2013-2014年欧洲最佳高阶智慧型手机,科技网站ZDNet编辑前10强科技手机第二名,这些肯定让HTC坚决的将HTC One的元素放在5.9寸的大机身里,专攻重度影音使用族群,大萤幕智慧型手机爱用者。

 

 

One max盒装下方多了两个全新的主打功能,HTC Scribble (涂鸦软体) & Fingerprint Scan (指纹扫瞄功能)

 

 

相机,度广角的万画素无线网路

 

 

Made in Taiwan 台湾制造

 

 

第一次开箱,除了机身跟盒装一样比较长一点,其他跟HTC One的盒装设计是相同的

 



配件一览:使用说明书,耳机,充电器,传输线

 

 

这张小小卡跟记忆卡插入以外,最重要的是如何正确将盖子盖上,若没搞清楚的盖回去的方向,很容易让背盖凸出

 

 

亮面处理的质感充电器

 

 

这次One max附的充电器是1.5A输出,有比之前One提供的再高出一些

 

 

跟之前HTC One附一样的扁线耳道式耳机

 

 

依照惯例,HTC新机都会包上一层雾面保护套

 

 

拥有5.9寸大萤幕的One max,单独看其实有点难注意到它的大体型,尤其是上下双喇叭的设计,让机身更加的瘦长

 

 

萤幕上方金属板块有距离感应器,光源感应器,BoomSound立体声喇叭,88度广角前镜头,自拍可以容纳多人进画面,而且点萤幕任何一处即可倒数3秒自拍,这个传统从去年蝴蝶机开始一直延伸到今年的One家族,是我个人非常喜爱的HTC功能特色之一

 

 


底下有HTC的logo,还有返回键跟首页键,虽然大家常用的功能键被拿掉,不过透过内部软体设定,依然可以长按首页键来达到同样的效果。再来就是BoomSound喇叭,让横持手机时形成左右两边立体声音效

 

 

一样采用塑胶材质包围,不过在正面的金属板块仍然可以看到有斜角切割的设计

 

 

很高兴的,终於看到HTC将电源键往右边放了,因为这样子可以轻松的一手将手机唤醒+解锁,在右边还有音量键

 



音量键跟电源键特写,有做特殊纹路处理

 

 


左侧有打开後盖的卡榫

 

 

上方有智慧摇控红外线跟耳机孔

 

 


下方是micro USB孔跟麦克风

 

 


再来看一下背部,整片的金属元素辨识度非常高,手感也让金属爱好者爱不释手

 

 


背後下方多了这三个感应点,可搭配原厂翻盖电池皮套使用,增加额外电力1150 mAh

 

 


背後搭载UltraPixel相机,官方宣称拥有一般1300万画素相机的3倍感光度,加F2.0大光圈,在夜晚依仍能够拍出清楚的画面

 

 


这些是使用One max实际拍摄出来的照片,现场就连肉眼都无法看到这麽亮的画面,但是透过HTC的UltraPixel,将夜晚的光线美丽更动感的呈现

 

 

拍摄完的照片,在相簿里有非常动感的介面来诠释你的生活,除了相簿的照片会自动的结合特效"动起来"以外,还可以依照相片的地点,时间属性自动建立一个30秒的Zoe精彩影片,One max内建的Zoe主题也大幅的提升,而且现在也可以搭配自己指定的音乐来建立Zoe精彩影片

 

 

背後除了相机以外,还有首次登场的指纹扫描

 


运用指纹扫描前先需要储存个人的指纹

 

 

3个指纹可以个别指定功能,如解锁萤幕,或是启动相机,也可以让你启动指定的软体

 

 


设定完成後,你可以选择在解锁前隐藏任何讯息或未接来电预览,有效的保护你的个人资料,没有你的指纹,任何人都无法任意查看你的手机内容,这个对商务人士来说是有一定的吸引力。不过当然,为了以防万一(如手指受伤),还是可以使用备用密码来解锁

 

 

将背盖打开

 

 


金属背盖虽然可以打开,但是无法更换电池,仅供使用者置放micro SIM卡以及扩充micro SD记忆卡用


 

 

机身内部再次标示Made in Taiwan台湾制造血统

 

 


One max的弧面设计符合人体工学的贴近手持的方式

 

 

家里本来有电视,家庭剧院,机上盒等摇控器,自从使用了HTC Sense TV功能,这些摇控器都可以收起来了

 

 

在One max的Sense TV比One更进一步,只要你花一点时间设定好你的电视讯号来源环境,你可以透过你的手机查看目前正在播放的节目表,每个节目的播放进度,直接点选每个节目的播放键就可以马上转到播放的电视台,点选任一节目的图示可查看文字介绍,丰富的程度可媲美飞机上的影片服务

 

 

Sense TV所内建的摇控功能应有尽有,电源开关,音量操作,讯号源切换,非常完整

 

 

数字转台也没有少,而且启动了Sense TV後,可以随时在手机的通知列快速切换静音,摇控功能,电源切换功能

 

 

One max的萤幕变大,Sense TV可用的按键也增加,充分的发挥大萤幕的优势

 

 

大萤幕除了上网更舒服,看影片更是享受,在外面也可以随时打开NBA Gametime持看精彩比赛回顾影片

 

 

我今年有订阅MyVideo的NBA季赛套餐,随时都可以查看完整赛事,透过BoomSound双立体声喇叭的加持,实测有92分贝的输出,就算不用耳机也可以透过喇叭感受比赛的张力

 

 


HTC从蝴蝶机到One家族的萤幕一直都让我很满意,除了颜色的饱和,还有超广角度的颜色不失真

 

 


HTC BlinkFeed在One max里仍然扮演重要的角色,它整合各大国内国外一线媒体的新闻资讯,包括你个人社群的精华动态更新,还有行事历以及Sense TV的节目提醒,这一切一切全部都收纳在你的首页

 

 


在Sense 5.5介面进化,BlinkFeed更是进化到往右推出小工具面板,你可以完全个人化的针对内建的主题,或是自订主题来浏览你的BlinkFeed

 

 

往右一滑就是平常我们所习惯的android桌面,在One max里一次最多可以横放5个捷径了,在桌面双指往内缩即可编辑桌面配置,包括关闭BlinkFeed,或是新增桌面小工具

 

 

HTC针对大萤幕的One max推出了"涂鸦"功能让使用者即兴发挥,制作有趣的电子卡片,插图

 

 

"涂鸦"也内建了类似记事本的范例,萤幕变成手写板的概念,写完段落会自动缩小字体,让你即使没有触控笔也能写出精细的手写笔记,而且"涂鸦"作品还可以录制录音档,并且透过Google drive备份/分享,非常适合上课时做笔记用

 

 

感想
先写一些我个人对One max的一些期望改进的部份,对於硬体并非采用高通最高阶的S800处理器,确有失跟他牌旗舰机数据面的竞争力,不过顺畅度我个人同时使用S800版的Z1,或是Note 3,也许是我非重度手机游戏玩家的关系,感受不太出来太大的差异,因此我比较在意的反而是软体介面的设计,比如大手机一手难以操作萤幕的每个角落,甚至连基本的拨电话都会是困难时,是否有应对的软体介面可弥补这方面的不便?目前看来是没有。在软体功能表的地方,没有针对大萤幕去调整,仍然是4X4的排板,这一点也有点可惜。最後就是行事历,我一直希望HTC能够提供一个检视整月份行程的行事历,虽然我後来有下载aCalendar来补强,但还是希望能够使用品牌官方原生的软体,甚至内建台湾假日的功能,我之前教课的时候发现很多长辈都非常希望拥有此功能。这只手机的确有点重,不过金属机身的代价本来就如此,能否接受因人而异。


当多媒体功能,网路浏览已经远远超过通讯功能的需求时,手机的大萤幕趋势是挡不住的进化,连5寸的蝴蝶机都不再满足重度影音,资讯接收的狂热者时,HTC One max的诞生是必要的。金属机身的手感,前置立体声双喇叭的优势,放眼仰望现在高阶大萤幕机种仍然无人能敌,加上细腻的萤幕,饱合色彩,行动影音完美诠释。One max在台湾推出的版本已经是4G相容的机种,在2014年台湾4G顺利开台的期望,到时就连串流影音都可以高画质,高音质的在One max上享受。BlinkFeed首页再进化,除了可以自订接收自己喜爱的媒体,社群讯息,属性,连品牌,或特定运动都可以指定为BlinkFeed的主题,量身订做的弹性令人惊艳。比起它牌的智慧摇控介面,我个人特别喜爱HTC Sense TV的设计,充分的利用每一个板位,完整的节目表内容省下过去漫无目的的转台,直觉的操作把家里的摇控器都取代。HTC UltraPixel相机在低光源的表现非常优秀,喜欢随手拍摄的人,一定会爱上它。

 

延伸阅读:
android用户必下载APP - 行事历 aCalendar 
新HTC One的强大摇控器功能 - Sense TV攻略
日本限定 HTC J One 红 客制机开箱
金属美音诱惑 迷你登场 新HTC One Mini

 

郑蛋蛋
3C部落客郑蛋蛋,现任Yahoo!奇摩3C频道专栏作家,强调简单易懂,以消费者为出发点去分 析产品的优劣。曾担任电脑应用展讲师,科技趋势金奖评审,请加入郑蛋蛋的3C情报站Facebook粉丝团来追踪最新消息!
 

 


标签: 开箱评测 HTC 还有 行事历 查看 电源 One 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