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降噪耳机对於经常搭乘大众运输系统、尤其是需要搭飞机的人是相当实用的工具,一副好的降噪耳机能把旅途上的引擎运转干扰与噪音消除的一乾二净;而 Bose 以一款 QuiteComfort 打响其在主动式降噪耳机业界的名号。
目前 Bose 销售中的 QC15 与 QC3 主动式降噪耳机仍旧获得许多商务旅行者的喜爱,不过在 Bose 的降噪 QuiteComfort 系列产品线几乎都是耳罩式耳机,而前阵子 Bose 正式在台推出旗下第一款耳道式降噪耳机 QC20 ,这款耳机能否延续 QC 系列的优秀能力呢?跳转继续。
一般对於降噪耳机可粗略的分为被动式降噪耳机以及主动式降噪耳机,广义来说,多数密闭性良好的耳机、尤其是耳道式耳机都可被归类为被动式降噪耳机,其原理是透过密闭性阻隔外界的声音,并藉此减少外界的干扰,然而其效果终究只是减少耳朵所听到的外界声音,并不能真正阻绝一些恼人的声音,尤其像是引擎机具运作声,被动式降噪耳机是难以隔绝的。
而主动式降噪耳机并不是纯粹的减少外界声音,是利用在耳机上搭载微型麦克风接收外界噪音,将这些噪音透过引擎进行演算後,再拨放出能抵销这些环境噪音的反向波;然而主动式降噪耳机并不是把所有的声音消除,主要是针对会对人耳产生不舒适的低频,像是飞机、车辆的引擎,工程机具,冷气声等抵销。
故对於一位需要经常且长时间搭乘大众运输系统的通勤者或是商务旅行者,想要获得一趟耳根清静的舒适旅程,唯有选择主动降噪耳机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当然,若是遇上人为的大吵大闹,无论是主动或是被动降噪耳机恐怕都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了。
然而为何多半的主动式降噪耳机都是设计成耳罩耳机居多、耳道耳机较少呢?主要的原因在於耳机主体的剩余空间有多少。因为主动式降噪耳机需要搭载环境收音的麦克风、进行抵销波演算的电子组件以及提供系统运作的电池,若是耳罩耳机可以藏於耳罩框体内,而多半耳道式降噪耳道耳机通常都有一颗体积不小且不轻的电池与线路需要挂在胸口。
对於 Bose 这次所推出的 QC20 ,它仍避不了耳道式设计先天空间不足的问题,降噪线路与电池仍占有相当大的面积,甚至比一般的主动降噪耳机的降噪运算器更大 ,因为 QC20 的电池比起一般主动降噪耳机更大,也提供更强的续航力; Bose 敢这麽设计当然有它的理由, Bose 可不会让他们的使用者把这颗超大的降噪线路挂在胸口的。
Bose 的方式是把这颗降噪线路配置在距离 3.5mm 插头较近的距离,并且采用扁平式设计,插上 QC20 後,可把这颗降噪线路平贴在手机或是播放器後方,把降噪线路与播放设备一起收纳在口袋即可。
至於耳机主体方面,造型与经典的 Bose IE2 半开放式耳塞耳机略为相似,但又因为需要搭载收音麦克风的关系,故在外侧有着金属网状的点缀,看似开放式设计,不过 QC20 仍是一款不折不扣的耳道式耳机,其耳塞虽有着近似 IE2 StayHear 专利耳塞的造型,然而 QC20 的耳塞是入耳封闭的设计,不过导管则是延续 IE2 的椭圆设计,与一般耳机常见的圆形导管不同。
由於采取封闭耳塞设计,配戴的感觉与 StayHear是略有不同的,但同样是很适合久带的设计,尤其耳塞采取偏软且椭圆的设计,相较一般耳塞更舒适且密合,不过由於密合度极佳,拔下的瞬间会产生内外耳压不同的感觉,有点像用双手遮着耳朵一段时间後放开的那种感觉。
笔者所拿到的版本是针对 iOS 的三键式控制器版本,另外也有针对多数智慧手机的单键式版本,无论是哪个版本在控制器上除了几个基本按键外,还在侧面多了一颗灰色的功能键。这颗按键也是 Bose 的巧思,只要轻按一下就能切换另一种降噪模式。
这颗模式切换键按下去後,降噪行为仍会继续,但会透过耳机旁的麦克风撷取环境声音并且混入耳机拨放的声音内,并且减少如人声等一般环境音的降噪演算,但同时仍会将主要噪音如引擎、工程机具的声音消除。这样一来,若是一时有人要跟使用者对话,或是担心耳机隔音太好错过车站,都可使用此模式一方面减少噪音但又一方面可听到外界的声音。
声音表现方面,在未开启降噪模式下人声较为退後,乐器声前靠,整体音色较闷,并未对笔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且透过手机需要切到较大的音量才能达到笔者正常的聆听音量;开启降噪功能後,重新运算并放大的音乐将人声前靠并且变得活泼,低频量感也较为浮出,空间感则小了一圈,分离度似乎比开启前略差,但对一般使用者听起来是比较悦耳的。
虽然声音表现并未惊为天人,然而 QC20 的降噪能力却是相当出色的,笔者在捷运、街上与办公室三种情境使用,除了地铁上刻意大声交谈的情况,或是街上广告车的巨大广播,配上 QC20 彷佛置身在深夜的房间内,只有音乐陪伴着笔者。尤其一般搭捷运、公车最不舒服的引擎声,或是办公室剧烈运转的冷气声,都被 QC20 抵销的一乾二净。
不过在街上与捷运使用时,仍有一种特殊的声音是无法被 QC20 过滤的,就是在捷运上站着时的捷运行驶的风切声,与一般在街上的风声,这是由於此种噪音是物理性直接擦过耳机所造成的声响, QC20 由於搭配降噪麦克风後较一般耳机突出,也增加迎风面积,故此噪音等同是直接透过耳机框体贴在耳朵上并传递到耳朵,并非一般噪音是慢慢从外界传达到耳朵。
但这也是相当正常的现象,毕竟主动式降噪耳机的使用情境是针对较为静态的室内情境,尤其是飞机、公车、办公室等情境,笔者也一直觉的台北的捷运在行驶会有如此大的空气流动感是比较不可思议的,但坐在捷运的椅子上基本上就不会有这种风切声干扰。
相较传统的耳罩式主动降噪耳机, QC20 由於本体体积小巧轻盈,加上耳塞设计舒适,即便像是飞机上头部左右转动也不会影响,加上 QC20 把最重的电子线路与电池全部移到离播放设备较近的位置,除了不用配戴在衣领上, QC20 还可配备比一般主动降噪耳道耳机更大型的电池,提供长途旅行所需的续航力。
由於产品定位的不同,主动降噪耳机的音质表现往往不如同价位的监赏用耳机,然而主动式降噪耳机的可贵之处在於能够消除恼人的交通工具噪音,对於经常需要长时间搭乘大众交通工具的商务旅行者几乎是必备的产品。
Bose QC20 不仅具备 Bose 在降噪演算技术的强大能力,并且耳塞、调音皆以舒适为考量,加上长效的续航力以及将最重的电子线路设计成能与手机綑绑收纳,能提供长途跋涉的商务使用者绝佳的宁静旅途。
标签: 开箱评测 Android 耳机 bose iOS 降噪 噪音 主动降噪耳机 麦克风 并且 QC20 B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