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惠於笔电薄形化趋势, 2.5 寸的硬碟也越来越薄,容量也一口气提升到最高 2TB ;此外在 Intel 强势推广 Ultrabook 的情况下,多数消费者考量到预算通常选择 128GB 为主,在安装完常用硬体後剩下的储存空间可能所剩不多,另外添购外接随身碟作为存放影音资料与档案使用的比例很高。
搭配轻巧的 Ultrabook 使用,也会考虑购买轻巧一些的硬碟,笔者这次与 WD 借到新款的 WD My Passport Ultra 1TB 行动硬碟,就是一款诉求轻巧好携带的大容量产品。
这款 My Passport Ultra 高仅 21mm ,重 230 克,与传统的 2.5 寸行动硬碟的设计比较偏矮胖的造型;机身上的插槽采用 micro USB 3.0 ,硬碟的背面采用磨砂设计,可提供放在桌面不易刮伤的特性。
虽然 micro USB 3.0 是目前行动硬碟连接介面的主流,不过笔者几次使用下对此接点过小的介面实在没有太多好感,先前才遇过一颗外接硬碟由於经常插拔导致接触不良,不过这是题外话了。
由於此款硬碟为 5,400rpm 产品,传输速度如上面三款软体的结果,这也算是传统硬碟先天的限制,基本上只要外接控制器不要太差或是主机端有问题,一般传统硬碟的传输速度大致如此;若要更快的传输速度就只能挑选固态硬碟产品,只是 1TB 容量的固态硬碟恐怕不是一般消费者能负担得起的。
附加的软体功能应该是购买品牌行动硬碟最大的价值了吧?也是除了外观设计、内部硬碟品牌与类型外能用以区别各家产品的关键。My Passport Ultra则提供包括安全性加密、自我诊断以及管理硬碟休眠情形等基础功能,不过这些功能应该是许多品牌硬碟都有的。
但 My Passport Ultra 另外还提供 WD SmartWare 储存管理软体,插上硬碟後会提醒使用者安装,不过现在版本有升级过,记得安装後还要升级才是笔者最後一张的截图画面,新版的功能与 UI 有经过调整,也比硬碟内原本的功能更多。附带一提,一颗 WD My Passport Ultra 会附赠一组正式版序号,可供三台主机注册使用。
WD SmartWare 采用图像式 UI ,备份机能方面提供主机端、硬碟端与 DropBox 三端交叉备份的机制,可让重要档案在这三个不同的储存空间与指定资料夹相互备份,也可设定让硬碟一连接主机就马上进行备份。
另外许多人最常发生的就是误删档案,虽然搜寻一下不乏有资料还原软体,但有些使用者不见得知道从何早起,而 SmartWare 内有一项"撷取"的功能,就是可把 My Passport Ultra 内的档案拯救回来的救星。
现在买外接硬碟的选择可以说很多也可以说很少,多的是琳琅满目的外观与造型,少的则是里面的硬碟多半就是几家固定的厂商提供,除非刚好遇到某一批发生状况的硬碟产品,否则实际使用的差异并不大。
如果只是要一颗能储存档案的外接硬碟,那只要选择合适的容量与喜欢的设计即可,然而若想多点附加价值,不妨多比较内附的软体能够带来哪些附加价值。
标签: 开箱评测 wd western digital 行动硬碟 档案 软体 提供 My Passport Ultra W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