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utex 2013 : ARM 应用处理器趋势采访:看准中阶市场,提供效能与价格甜蜜点的产品线

ARM 在今天下午举办一场针对应用处理器架构的小型团访,由 ARM 处理器部门市场行销策略副总裁 Noel Hurley 接受媒体的采访。在早上 ARM 宣布针对 200-300 美金的中阶智慧手机市场提供 Cortex-A12 与 Mali-T622 的方案,下午的采访则延续此议题进行更深入的讨论。

跳转继续

Cortex-A9 架构推出至今已经有四年的时间,而目前也依旧是许多手机晶片制造商的主力产品,随 Cortex-A7 与 Cortex-A15 推出,两者效能有着显着的差异,仍有不少厂商的中阶产品选择使用 Cortex-A9 续战; ARM 与合作夥伴看到快速成长的中阶智慧手机市场需求,也希望能够推出一个延续 Cortex-A9 於目前市场定位的继承者,就是 Cortex-A12 。

另外就是高画质影像与高解析度萤幕成为市场议题,以及异质运算在行动装置日渐成熟,原有的 Mali-T600 虽然效能表现仍然不差,却缺乏对平行运算的支援,仅是纯粹的 GPU ,也因此推出具备平行运算支援、且拥有新一代 OpenGL ES 3.0 支援的 Mali-T622 。

在市场定位上, Cortex-A12 搭配 Mali-T622 的组合能够提供高阶应用处理器平台所具备的架构,但价格又适时的落在原有 Cortex-A15 的甜蜜点上;也因此 ARM 对此组合有些许的限制, Cortex-A12 最高核心仍为 4 核,而 Mali-T622 则最多仅双 GPU ,藉此让 SoC 的价格得到控制,而效能又不至於太差。

Cortex-A12 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可支援 big.Little 技术,同样搭配最多四核心的 Cortex-A7 构成方案,藉此可提供好的一般使用下续航力;当然厂商也可依照需求调整两个群组的核心数量,尤其小核的效能肩负一般使用下的效能,多少核使用起来才流畅,还是要看厂商如何评估。

Noel 也提出他个人的观点,他认为目前的效能测试软体着重在大核效能的测试,但实际上一般的使用体验却是取决在小核的效能,故若是以整体使用体验为测试目的,也不该忽略小核的效能。

另外市场上多半把 Cortex-A57 视为 Cortex-A15 的後继者、而 Cortex-A53 当成 Cortex-A7 的延续,不过这概念是有些错误认知的; Cortex-A50 家族的重点在於 ARMv8 64 位元架构,但在如手机、平板的平台,目前还未有 64 位元的作业系统,虽以效能而言 Cortex-A50 家族确实强於 Cortex-A15 ,但缺乏 64 位元架构支援也没太大意义。

而 Cortex-A53 的重要性也是因为 64 位元,因为大小核架构的大核以及小核需要基於相同的指令集支援,故无法以 64 位元作为大核、 32 位元作为小核,这样在 64 位元架构的作业系统是无法顺利在两模组之间移转的。是故 ARM 会将 Cortex-A50 视为针对较高效能的运算领域,如伺服器、准电脑产品等应用。

Cortex-A15 也还在继续发展当中,如同 Cortex-A9 改版数次并效能也有所提昇, Cortex-A15 亦是同样的情况;所以今年某 x86 架构厂商提出的功耗效能比较表对 ARM 的架构而言并不完全正确,目前的 Cortex-A15 的功耗比起当时更低、且效能也更高,甚至在手持设备的网页浏览体验上,顺畅度也仍比对手新一代针对行动市场 x86 架构产品理想。


标签: 开箱评测 COMPUTEX台北国际电脑展 ARM gpu mali cortex-a 应用处理器 hsa 异质运算 效能 产品 提供 支援 Cortex-A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