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orola 在先前的发表会上,曾推出过外型与规格几乎相同、其一是搭载高通 S4 且支援 LTE 的 Razr M ,另一为搭载 Intel Atom 但仅能支援 HSPA+ 的 Razr i 的孪生机种; The Verge 网站也将这两款手机拿来捉对厮杀,从使用体验以及跑分来谈 Intel Atom 手机目前的状况。
跳转继续。
新闻参考来源: The Verge
Razr i 所使用的 Atom 为 2GHz 单核架构,搭配 PowerVR SGX 540 GPU ,并使用 32nm 制程。光就测试的帐面数据来看, Atom 可以说是全盘皆输,整体平分的 Quadrant 为 S4 的 4/5 左右,测试 JAVA 效能的 Sun Spyder 则输了约 1/3 ,至於以图形为重的 GLBenchmark 的 fps 状况仅有 S4 的 2/3 (但笔者参考其它与 Atom 同样使用 PowerVR SGX540 的 OMAP4 fps 却还略高於 S4 的 Adreno225...)。
当然相较已经耕耘 Android 已久的 ARM 架构,这款 Razr i 肯定在相当多的系统最佳化调校方面问题重重,毕竟光是主要测试 GPU 的 GLBenchmark 测试分数与同架构的 OMAP 4 有显着的落差这点,就显示目前驱动还未达到成熟,加上目前的测试软体也是针对 ARM 架构撰写, x86 跑分可能不尽理想也是能体谅的。
至於 The Verge 提到, Razr i 以及 Razr M 虽在跑分上有落差,但使用体验的差异并不明显,软体相容方面除了 Adobe Air 相关的 app 无法顺利执行之外,多半的 app 都是正常的。不过笔者留意到,两款产品的电池容量相同, Razr i 的连续使用功耗以及续航力却胜於 Razr M ,显示 Intel 在 Atom 的电源管理架构下了不少苦功。
从整体的测试体验, Atom Android 手机的效能约莫为双核 Cortex-A9 世代的处理器,面对除了高通之外包括三星、 TI 以及 NVIDIA 即将推出的新处理器,效能可能会有更多的落差,更何况这次比较的对象是第一世代的双核 S4 ,新的 S4 中阶以上的版本还将换上效能更高的 Adreno 300 系列 GPU ,到时候效能差还会更明显。
不过对於智慧手机来说, Intel Atom 跨出了正确的第一步,因为至少在续航力方面,它跌破眼镜的提供比 28nm 的第一世代 S4 更低的功耗,明年的新版本还将前进 22nm 并且提供双核心架构,在基础运算能力方面势必也会有所提昇,只不过 GPU 架构不知会更新与否,毕竟到了明年,目前 Atom 靠着已经略显老态的 SGX540 拉高时脉苦撑,却也还不及高通准备要淘汰的 Adreno 200 ,不更新恐怕更尴尬。
只不过 Intel 目前的状况是,虽然跨出还算像样的第一步,然而 ARM 阵营似乎也走入当初 Intel 在 PC 的老路,各家厂商疯狂的在 时脉以及 GPU 架构快速提昇,当 Intel 下一次推出 Atom 前,也许 ARM 阵营已经经历过两次以上的改版,且目前为止 Intel Atom 手机也仅打入少数几家手机厂商的供应链。
另一方面,虽然 The Verge 声称使用体验方面落差不大,不过以 Android 手机来说, GPU 的角色比起 CPU 更为吃重,尤其是娱乐应用越多,对 GPU 的使用也就越高,加上多家厂商宣布要把 OpenCL 平行运算带到 Android 手机,下一代 Atom 若只是持续提昇现有的 GPU 时脉,恐怕明年的此时,即便 CPU 已经跟上水准,整体使用体验可能会落到入门 Android 手机等级。
但 Intel 能否在智慧手机市场打破由 ARM 架构清一色席卷市场的僵局?也许不无可能,因为 Intel 当初收购 Infineon 基频部门的目的,就是想藉此获得与高通、 NVIDIA 一样同时掌控处理器与基频的能力,只要定价漂亮,目前看来在中阶智慧手机市场仍是相当有竞争力的;只不过这第一世代的 Atom 手机,对於跑分狂热者可能就是个不及格的产品了(苦笑)。
标签: 开箱评测 atom Android intel qualcomm ARM PowerVR Snapdragon x86 adreno 高通 Krait 架构 方面 测试